成合医疗集团设计住院部与门诊护士站,核心是兼顾 “功能适配场景需求、流程优化效率、合规安全与人文关怀”,以下是针对性注意事项:
核心设计原则
以 “医疗流程优先” 为核心,避免设计与实际护理工作脱节。
符合医院感染控制、消防安全、无障碍设计等行业规范。
区分住院部 “长期护理” 与门诊 “高频流动” 的场景差异,针对性优化。
门诊护士站设计注意事项

1. 位置与动线
设在门诊科室入口显眼处,靠近挂号、缴费、检查区,减少患者往返距离。
预留宽幅通道(≥1.8 米),满足高峰时段人流、轮椅及急救推车通行。
2. 功能布局
划分清晰功能区:咨询导诊台、分诊叫号区、病历存放区、简易处置区(如测量血压、伤口初步处理)。
配置快速查询终端、叫号显示屏、排队系统,提升分诊效率。
3. 细节与体验
台面高度分两层:对外服务台(80-85cm)方便患者沟通,内侧工作台(75-80cm)适配护士操作。
设置隐私窗口或隔音屏风,处理患者信息、问诊时保护隐私。
台面预留充足插座、USB 接口,满足电脑、打印机、血压计等设备使用。
住院部护士站设计注意事项
1. 位置与视野
位于病房区中心位置,确保护士能直视多数病房门口,便于及时响应呼叫。
临近治疗室、处置室、药房,缩短药物领取、标本转运的动线。
2. 功能布局
核心区域:医嘱处理区、病历管理区、药物分发区、生命体征监测区。
增设交接班空间(可容纳 5-8 人)、临时休息角,适配 24 小时轮班需求。
药物存放区需符合药品管理规范,设置带锁储物柜、冷藏柜(存放特殊药物)。
3. 安全与适配
台面采用防腐蚀、耐消毒、易清洁的材质(如不锈钢、防火板),应对高频消毒需求。
地面选用防滑、耐磨材料,预留防撞条(避免推车碰撞)。
配置应急呼叫系统总控台、紧急照明、备用电源,应对突发情况。
4. 人文关怀
工作台下方预留腿部活动空间,减少护士长时间站立的疲劳。
设计半私密沟通区,方便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、签署文件。
通用注意事项(两者均需满足)
尺寸适配:单人工作站宽度≥1.2 米,多人工作站按人数递增(每人预留 0.8-1 米间距)。
环保与通风:选用低甲醛、无异味的材料,保证室内通风良好,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。
定制灵活性:预留模块化扩展空间,可根据科室规模、业务调整增加功能区。
合规性:符合《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》《无障碍设计规范》等国家标准。